小说通篇采用少年成长小说的创作笔法,表现那个混乱年代所特有的人文景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淳朴的灵魂在乱世中的挣扎与成长,和他感受到的温情与希望。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军阀混战,13岁的少年小傅和母亲因生活所迫,从农村来到了大城市重庆,做了大名鼎鼎的铜匠唐老板的学徒。初到重庆的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受尽了城里人的白眼。不过小傅并未屈服,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好学和坚韧毅力得到了唐老板的青睐,却不知一场危险正悄然逼近……
小说通篇采用少年成长小说的创作笔法,表现那个混乱年代所特有的人文景象,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淳朴的灵魂在乱世中的挣扎与成长,和他感受到的温情与希望。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路易莎(Elizabeth Lewis,1892-1958)美国童书作家,她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并为中国之旅做着准备。1917年,由卫理公会女性董事会派往中国。在中国,她学习了中国的语言和历史,并先后在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做过老师。在中国生活几年后, 伊丽莎白因病返回美国,开始以她生活过的重庆为背景创作《扬子江上游的小傅》。这是她的首部小说,一经出版就大获成功,于1933年荣获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并于1960年荣获刘易斯?卡洛尔书架奖。
扬子江上游的小傅pdf预览
目录节选
第一章 建在山上的城市
第二章 万事开头难
第三章 枪下偷生
第四章 有志者事竟成
第五章 贱卖“龙之息”
第六章 勇斗火龙
第七章 病魔来袭
第八章 脚下之辱
第九章 洪暴
第十章 归谁所有
第十一章 骑虎难下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充满了冒险和奇遇的小说。我相信你一定会跟我一样喜欢它。《扬子江上游的小傅》之所以能够一举拿下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不仅是因为它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精确地描写了那个年代中国发生的故事,更因为它是一部真正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优秀作品。
——凯瑟琳·帕特森(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获得者)
如果你对中国这个博大而复杂的国度心怀好奇,那你首先应该去了解它的过去,而《扬子江上游的小傅》为你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中国的大门。
——赛珍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第八章 脚下之辱
不知不觉中,白露悄然溜走,冬天来了。小李又回到了铜匠铺。 除此之外,铺子里还多了一个姓魏的陌生人,他是来顶替曾师傅在砧 板间的位置的。新来的工匠并不是很合群,跟大家相处起来也有些别 别扭扭。老祖师傅是铜匠铺的首席设计师,在工匠们中享有毋庸置疑 的权威,他和掌管焊接工作的陆师傅一道,共同管理铺子里的工匠和 学徒,安排每个人的工作。在这姓魏的到来之前,还没有哪个工匠会 不知天高地厚对这两人的权力提出质疑。但魏工匠毫无顾忌,他竟敢 批评老祖师傅设计的铜器式样太老土,缺乏变化和创新;又公然地对 陆师傅的焊接手艺表示不屑,挑剔说还可以做得更加尽善尽美;甚至 唐老板他也不放在眼里,丝毫也没有表现出一个雇工对老板应有的尊
重和谦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傅和铺子里的其他伙计都憋了一肚子气, 准备看这个新来的家伙是如何自取灭亡的。然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 生。虽然老祖师傅只要一看到魏师傅,原先那股子玩世不恭的油腔滑 调立刻就会变成饱含着怒气的冷言冷语;虽然陆师傅每每给姓魏的派 活干时,总是恶狠狠地尖着嗓子,仿佛要把一把把锋利的刀子通过声 音掷出去,可是,唐老板却似乎对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一律视而不 见,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这么一来,铺子里所有人都真真切切地感
受到曾师傅的离去是多么大的一个损失。
不过,大家很快就对这新来的工匠失去了兴趣,时局的变动吸引 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庆早已饱受战乱之害,如今,又有一个新都督 来接管四川省。新来的都督能在这个位子上坐多久,会用什么方法来
治理四川,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却又全然摸不着头脑。
如今,有很多人在谈论南京政府。几个世纪以来,北京第一次不 再被人们称作“北方的京城”,而是更名为“北平”。许多人的名 字,譬如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等,纷纷涌进了重庆人那闭塞的耳 朵里,让他们那颗原本对政局很疏离的心也敏感了起来。他们听说如 果这些人中的某一位不幸身亡,南京人便会斥巨资为其修建陵墓,以 纪念他不朽的功勋。小傅听着这些消息,心下很是茫然,他到现在都
搞不清楚这几个人里到底哪个已经死了,哪个还活着。不仅如此,他 也不明白给一个人修建陵墓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不能怪他,在当时中 国的西部,人们对死去的孙中山知之甚少,虽然他生前穷尽毕生心血 提倡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建立的政治功绩已经被视为新中国崛起的希 望。小傅最关心的,无非是北京从此就得改名换姓地被叫作“北平”
了。
当小傅对唐老板谈及此事时,唐老板立刻做了一个“勿谈国事” 的手势,明确表示不愿对时下人人都在议论的政治问题发表意见。他 解释道:“我听说那些自称是民族主义者的南方人之所以选择南京做 首都,是因为南京的地理位置非常靠近中国的中心。不过嘛,事实上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南京比北京好拿下来,北京远在北方自不必
说,关键是它到现在还被他们的死对头紧紧捏在手心里呢!”
“这些民族主义者里有很厉害的督军吗?”
“肯定有一大把呢!不过我听说国民政府好歹除了打仗,还能干 些别的事情。两天前,我们行里的人在一起开会,一个汉口来的家伙 长篇大论地列举了一通南方军队计划要干的事情。他们想要仿效洋人 的那一套——修公路、建医院、办穷人能上得起的学校。这些主意都 不错,不过嘛,我个人认为这些计划本身到底有没有价值,还有待证
实呢。”
“他们会把这些钱花到咱们南方来吗?”
“有一部分会用在重庆吧。据说他们会修一条通往三家寨的公
路,直通泽州、遂宁和成都。”
“现在石头铺的路有什么不好吗?”小傅很奇怪。
“他们觉得石头路太窄了,所以想修一条能行驶大型车辆的路, 那种车一次就能载二十个人呢。”唐老板停下来,哈哈一笑,“我就 问啦,这么大的车子到底是人来拉呀还是驴子来拉?那个汉口来的家 伙说,‘都不是,它们自己就会跑呢。’我寻思着他八成是在开玩 笑,就索性不再追问下去。我倒是惦记着他们修路买车的钱到底从哪 儿来呢?难道他们会把自己长官的战利品拿过来,然后全部投到城市 建设上?这简直比装二十人的车子自己会跑还要荒诞不经、匪夷所思